2013年6月6日

水稻之稈

莖桿

        稻之地上莖稱為稈,多成圓筒形而中空。稈之長度普通為80~110公分左右,但品種間差異頗大。熱帶地區有身長達三公尺以上者。稈分成節與節間,節間的長度為上位者長,下位者短,基部之節間密接,因為要分生分蘗莖,所以此節特稱為分蘗節。上部之節,節間伸長,其間隔大,普通僅認四至五節。
此上部之節對分蘗節稱為伸長節。最上位之節間特長,又因其接近穗稱之為穗頸節間。主稈節數品種間差異大,但普通變異限在12~16節之範圍內,其中早生種較晚生種之主稈節數少。主稈節數又因栽培條件如肥料之多寡、溫度之高低、栽植之密度及栽植之早晚等變化少,個體間之變異也少。但分蘗程度則因栽培環境及個體間變異相當大。稻的分蘗,其實與其他作物的分枝相同,只是稻普通僅限由下位之節分蘗,上位之節不分蘗。上未節分蘗通常被認為是一禾雙穗,是豐年之兆,其實並不然,此種現象只是表示稻之不正常生育而已。


資料來源
張憲秋。1964。農業要覽-第六輯-糧食作物。初版。10-45101-112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