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9日

風害


風害
Wind damage


風害(wind damage)是指風對農業生產造成的直接和間接危害。直接危害主要是造成土壤風蝕沙化、對作物的機械損傷和生理危害,同時也影響農事活動和破壞農業生產設施;間接危害是指傳播病蟲害和擴散污染物質等。對農業生產有害的風主要是颱風、季節性大風(如寒潮大風)、地方性局地大風和海潮風等。寒風能降低作物體溫,影響作物生育,妨礙花粉形成,增加空穎的數目。焚風可導致農作物迅速脫水而發生枯萎,造成災害。沿海地區的海風常夾帶鹽分,使作物發生鹽風害而萎凋。
影響臺灣氣候主要之因素除地勢及地理位置外,最重要的就是季風。影響臺灣之季風有二種:1.冬季之東北季風,2.夏季之西南季風;二種季風來向相反,而其秉性、強度、發生時間亦不同,對農作物之影響程度亦有異。
強風危害稻作之原因,其一為稻株受強風激烈搖擺致被損傷;在抽穗期花粉母細胞畸形分裂,授粉不良。有些易倒伏品種,因稈基部細小,稈壁薄,厚膜組織不發達,葉鞘之纏著度差,遭強風侵襲易倒伏。其二在剛抽穗夜間強風無雨時,蒸發作用強盛,水分損失過多,地下水補償不足,可致穗葉枯萎。

危害徵狀

    風害最嚴重為颱風之危害,尤其在抽穗期遭颱風襲害,可致穀粒不稔而嚴重減收。而風害後葉片受傷,易導致白葉枯病發生。第二期作東北季風強勁,使水稻發生葉片破損,穀粒變褐,株高受抑制,稔實率降低,每穗粒數及千粒重減少等現象。
    抽穗前遇強風對水稻生育並不會有極大之影響。然而,風使稻株葉片相互磨
擦,葉尖部會產生許多縱裂傷痕,經1-2日蒂褐變枯死逐呈白色,生育稍受抑制。抽穗時遭受強風則會造成: 1.穎花呈白色枯死,形成白穗,自穗軸基部之節部組織機械性脫離。 2.白穗或穎花呈污褐色),葉之先端不僅變污褐色,葉色經過一段時日亦不再現濃綠色。此種現象伴隨含鹽之雨水,一般在距離海岸數公里內之水稻會發生。風害最慘時會造成全無收穫。出穗後遭受一段時日風害,收量雖不至受很大影響,但穀粒多呈黑褐色,青米、茶米數目增加品質降低。如又倒伏,稔實受阻。
    沿海地區之鹽沬危害為風害之另一型態。秧苗受害時,葉部首先由葉尖發生捲縮,當強風吹襲時因葉片捲縮甚易倒伏折斷;新生葉片呈萎黃,生長受阻,嚴重者秧苗全株枯死。分蘗後,受害往往較為輕微,一般病徵包括葉片捲縮、水浸狀、黃綠界帶、尖端枯萎等現象。第二期作之受害,係在晚秋時分,逢抽穗或結穗期,其葉部病徵與前述之分 期水稻者相同,惟穗部病徵則為帶有褐色界帶之尖枯,尖端多呈灰白,空殼情況增多,穀粒也多呈半飽狀態。
 圖:水稻受風害全株乾枯症狀。(黃益田)
 圖:水稻受風害葉片破損症狀。(黃益田)
圖:水稻受風害穀粒變褐症狀。(黃益田)


防禦對策

(一)增強作物之抵抗力採用抗倒伏品種(北部地區抗倒伏性品種見表一),並注意栽培管理,如施用堆肥多的水田被害較少。
(二)降低風力
      1.東北季風強勁地區,第一期作可以用防風網擋風,以降低風速。
      2.建立防風林及防風牆。
(三)其他如強風來襲前水田保持湛水狀態,倒伏水稻用繩索縛綁支撐。提早栽培或種植早熟稻品種,提早收穫等。颱風過後,要避免斷水。

參考資料
黃益田2007。風害。宋華聰。植物保護圖鑑系列8 ─ 水稻保護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。413-416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